“你玩桌游么?”
“不太玩。”
“那你会打麻将么?”
“不太会。”
“你喜欢吃榴莲么?”
“呃……不吃。”
“那……”
隔着一段距离,余哲听着前方那两人令人窒息的对话,不禁哭笑不得。
“对了,我听说你是和兰天一起长大的?”颜双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尴尬的交流,主动找起了话题。
“是啊,我们从小就是邻居!”唐以轩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发挥的话题,瞬间两眼放光,打开了话匣子,“你最近有没有看到章兰天发的照片?我感觉她壮了不少,我们来猜猜她现在的体脂率是多少吧……”
“……”
余哲再也听不下去了,端着餐盘加快脚步走了过去。
随着他把满载着食物的餐盘放到桌上,颜双和唐以轩同时抬起头望向他,眼里都有一种“你终于回来了”的感动与感激。
这是一家余雅希倾情推荐的网红餐厅,余哲来了才知道这里的一切食物和餐具都需要顾客自取,当真是体验独特。余哲为了照顾全桌人,主动起身去替大家取餐,没想到他才走开一会儿的工夫,这边便成了如此尴尬的局面。
“余雅希呢?”余哲一面在颜双身旁坐下,一面问道。
“她去厕所了,说是队伍排得好长。”唐以轩低头看了一眼手机,说道,“你们要不要喝奶茶?隔壁奶茶店有个脏脏茶特别好喝,余雅希让我去带两杯回来。我顺便也帮你们买了吧?”
这绝对是一场值得载入史册的约会。
余哲和余雅希兄妹俩,仿佛有某种默契似的,这么多年来坚守单身,一朝竟选了个差不多的时间开启各自的初恋……余爸爸余妈妈接连听到儿女恋爱的消息,忍不住喜上眉梢,催促着他们把交往对象一起带回家来做客。
余哲怕颜双受不了他家人的过度热情,便决定听从余雅希的提议,先来一个预热——兄妹俩先来一场double date,一起带着伴侣出来约会。
听到颜双和唐以轩这灾难级的交流,余哲开始有些不敢想象以后家庭聚餐的气氛。
随着唐以轩起身离开,余哲看了颜双一眼,笑着问道:“怎么样,和你想象的有差距么?”
颜双摇了摇头,笑道:“他们俩都挺可爱的。”
“如果你觉得不自在,一定要跟我说。我们可以吃完饭自己去看电影,不用一直和他们在一起的。”
早在余雅希刚开始恋爱的时候,余哲便出于长兄的责任,和唐以轩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,该了解的都已经了解过了。倘若颜双觉得不自在,倒也不必陪着这两个活宝一起虚度光阴。
“没有啦。”颜双笑道,“只是我这个人比较慢热,别把他们闷坏了就好。”
“亏得有你在这里,才能中和一下。”余哲叹气,“你是不知道,余雅希和唐以轩两个人在一起可以有多吵……我每次对着他们,头都要炸了。”
颜双不禁莞尔。
记得听人说过,每个人的择偶标准里,一定都会有自己家庭成员的影子——例如很多女孩子会以自己的父亲或哥哥作为参照,要么就找个非常相像的,要么就找个彻底的反面。
对于余哲和余雅希来说,他们显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。
余哲从小成绩优异、个性开朗敦厚,是那种左邻右舍交口称赞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他继承了父亲的基因,在数理化上都有着非比寻常的天赋,从小学开始就被推荐去参加奥数竞赛,做起复杂的物理模型也是手到擒来。
然而,他这样一个“理科天才”,却总残存着几分文艺青年的幻梦。
起初是为了做个“全面发展”的好学生,他便按照学校推荐的课外阅读清单,课余时搜罗一些文学名著来读。许多书籍在一扫而过之后,只能在他的脑子里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——文学毕竟和解题不同,读得再认真也读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,那些细腻幽微的九曲回肠更是无法靠“勤奋”和“认真”来帮助领会。
他一度觉得索然无味,直到后来发现了武侠小说,才瞬间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。武侠小说里的世界多有趣啊,刀光剑影快意恩仇,还有红袖添香……
早期这些囫囵吞枣的阅读,不知不觉培养了他的审美。他也想要像书中那些少年英侠那样,寻找一个兰心蕙质的红颜知己。他想象中的那个女孩子,时而温婉时而俏皮,时而又高洁得如同云端的公主。
由于从小参加理科竞赛,余哲的交际圈里都是以男生为主。离他最近的女性观察样本就要数妹妹余雅希了——这样一个拉低家族平均智商的样本,实在没法激起余哲的怜香惜玉之情。
直到有一天。
“同学你好,请问这里是19班么?”
高一入学这天,余哲正坐在自己班级的后门旁边低头看书,忽然有个女孩子猝不及防地闯进了他的视野。
女孩子的声音温柔磁性,非常好听。
余哲抬眸时,只见一片明亮的光线掩映着一个清丽的少女,耳畔是若隐若现的蝉鸣。余哲眨了眨眼,瞬间觉得自己像是《聊斋》里的书生,竟能有幸遇见从书里走出来的绝代佳人。
很快,他就在心里对自己说:我早晚都要让这个女孩子成为我的女朋友。
对于余哲来说,“世上无难事”这几个字几乎是刻进基因里的——这场攻坚战显然比考试考第一、竞赛拿金牌,都还要难上那么一些。
喜欢上颜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。但直到定下了目标之后,余哲才知道,原来自己喜欢上的竟是宜言集团的千金小姐。不同于小说里描述的那些跋扈千金,颜双寡言慢热,却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。她平时家教森严,上学放学都有名车接送。据说她很早就开始出入于应酬场合,自幼围绕在她身边的也都是些英俊多金的公子少爷……
太难了,真是太难了。
自从主编校刊之后,余哲开始顺理成章地和颜双讨论起许多话题,例如发生在国内外的自然灾害,例如历史课本与稗官野史的不同之处,例如文学名著里的人物和感情……颜双有着极为细腻深刻的洞察力,总能一语惊醒梦中人。余哲自己读文科类书籍时经常不得要领,但每次在和颜双或者另一位朋友苏若成聊过之后,他常常会有心旷神怡、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颜双这个人是这样的聪明有趣,平时却不爱出风头,常常是一副不争不抢、遗世独立的姿态。若不是余哲百般鼓励引导,她甚至懒得把她那些有趣的见解写成文章。
他一面忍不住想向全世界夸耀颜双的好,一面又恨不能用金箔将她包裹起来,隐秘地收藏在某处。
余哲向来是个理性的人,他很清楚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。所以在颜双决定转学出国的时候,他虽然心里很沮丧,但说出口的都是祝福的话。在颜双出国后,他和她保持着固定频率的联系,基本掌握着她在国外的动向。
后来余哲上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名校热门专业,颜双也按照父母预期,进入了美国顶尖的商学院之一。
大学期间,余哲参加过一些社团,也曾有过不少联谊的机会。
身边的兄弟很快就一个个佳人在怀,不止一次有人问他,大学这么好的时间,怎么不去找个女孩子谈谈恋爱?
余哲便总是笑笑,故弄玄虚地回答: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”
大家以为他眼高于顶,人生规划详尽细致,却不知道他只是因为早已立下了明确的目标。
每个假期,只要颜双回国,他就主动开车去接机。他察言观色,感觉到颜双对他并没有其他想法,便也从不说出任何越界的话。尽管颜双的生活远在云端,但余哲知道自己的优势与长处,并不为两人的身份差异而感到自卑。
他的殷勤甚至惊动了颜双的母亲颜太太。有一回,颜太太迎面撞见余哲开车送颜双回家,竟热情地上来打招呼,顺势邀请余哲一家下午一起吃饭。
那顿饭倒是吃得其乐融融。由于当时大家不过是大学生而已,许多话都不需要说得太明白,颜太太只以“感谢同学帮忙接送”的名义,随意订了个常去的饭店包厢,平易近人地与余哲一家闲聊起来——不似余哲想象的豪门贵妇,这位颜太太十分具有亲和力,举止间又有一种不容逼视的华贵。见过颜太太之后,余哲算是明白颜双那种闺阁名媛的淡雅气质是怎么形成的了。
毕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,席间余哲和颜太太交谈时,坦诚得略带几分木讷,只呈现出一个憨厚老好人的形象。看颜太太的神情,也并不像是把他当做女儿的追求者看待,只能算是勉强认识了一下他这个人。
余哲的父母淳朴善良,这一顿饭下来,对颜双和颜太太印象都很好。只是他们都并不相信,以自家儿子的条件,如何能把这样一位千金小姐追到手。
其实余哲倒也不是死心眼的“非要追到她不可”。
他只是觉得,在努力靠近她的过程中,自己也在逐渐变成一个更好的人。
如果以后颜双打定主意不回国发展,如果她这几年在国外找到了意中人,那么自己无力回天,便也会衷心地祝福她。
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,余哲只想朝着那道光的方向,努力地再靠近那么一点点。
大三那年的寒假,余哲申请到了一个去美国游学的机会。那是一场仅仅半个月时长的参观学习,由余哲的大学与在美国东岸的常春藤名校合作,其中一站便是颜双所在的纽约。
这趟游学结束时刚好赶上圣诞假期,余哲确定行程后就试着给颜双发了消息。哪知颜双正好要陪父母去墨西哥的海岛度假,那段时间都不在美国,面是见不上了。聊了一阵子之后,颜双顺手给他发来了几张卡内基音乐厅的入场券——她说,圣诞节前后那里将会举办一场小型的音乐会,届时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席锐夫也会登台演奏,余哲如果有空可以带朋友去玩。
余哲凭借着颜双的这几张赠票,带着同行的几个同学,一起混进了这场音乐会。
那个场合,刷新了他对所谓“小型音乐会”的理解。
来听音乐会的人一个个衣冠楚楚,大多数是年纪轻轻的大学生,才不过二十多岁便都掌握着极其熟稔的社交礼仪。余哲和他的同伴们穿着款式老旧的羽绒服,戴着整齐的眼镜,坐在一群光鲜亮丽的宾客当中,俨然像是几个进城探亲的傻小子。
当时远远看着西装革履的席锐夫登台演奏,余哲的心中像是有个按钮“咔嚓”了一下。
这便是颜双生活的世界,这便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人。
那样的遥不可及,那样的光芒万丈。
如果说从前对颜双的向往和接近,只是出于本能的模糊概念——那么从那一刻起,余哲便有了具体的决心。
他要进入那个世界。
总有一天,他也要在这样的场合里游刃有余。唯有成为像席锐夫那样的人,才能在她以后的生活中切切实实地为她助力。
再遥远艰难的目标,都可以拆解成一步一步实际的努力。余哲在之后的选课中,着重修读了许多管理类的课程,并且积极争取相关的实习机会——没有薪水也不要紧,只要能够给他一个入口,他便有自信能在这个行业里打开自己的局面。
余哲知道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,却也自知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的奇才。根据他的经验,只要脚踏实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,即使拿不到第一名,也总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。
点滴积累终于有了意料之中的回报。
大学毕业时,余哲已经能在面试环节对答如流,顺利地以极高的排名入选了宜言集团的校招录取。为了保险起见,他没有报名名额极少的管培生,而是主动选择了门槛较低的产品经理岗位,为的就是顺利进入电商部门,有望和颜双一起工作。
如余哲所料,他果真与颜双进入了同一部门。
两人再次近距离接触时,不再是朋友关系,倒成了上下级关系。这样一来,颜双和他的交流日益公事公办,反倒失去了曾经那种无话不谈的亲厚。余哲一度也有些后悔,反思自己这一步是不是走得并不恰当。
以他的条件,外面总不乏跳槽的机会。但他思虑再三,却怎么都舍不得这个在她的世界里成长扎根的机会。
颜太太曾经旁敲侧击地问过余哲,在颜双刚回国没多久的时候,他是不是曾经陪颜双去过一个什么“皓文珠宝”的开幕式。余哲并不知这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,只是从颜太太的话语中听出,颜双身边似乎出现了某个不知名的男伴。
这个信息当时给了余哲不小的冲击。
他当然知道,以颜双这样的资质,自己不可能没有竞争对手。但只要她还没有公开的男朋友,就意味着自己尚有机会。
如果颜双已经有意中人了,这会改变自己眼下要做的事情么?
并不会。
那么这就不重要。
自己该对她好,便继续对她好。该保持距离,便继续保持距离。只要一刻没听到交卷的铃声打响,自己就还能继续写这张试卷,争取把局面变得更好看一点。
余哲虽然没有什么情感经历,但他向来懂得如何把握分寸。眼见时机不成熟,他便安守本分,一步也不迈近。无论是从小的考试与竞赛,还是高中时为了编辑校刊的沟通斡旋,抑或是大学以后百般权衡的职业规划——他完成的每一件事,都需要审慎的抉择和长足的耐心。
别的不说,悉心耕耘向来是他的长项。
“双双姐,怎么样?这个奶茶是不是超好喝!”余雅希眨了眨眼,满脸期待地望着颜双。
“你双双姐不爱喝甜的,又不像你……”余哲本能地白了余雅希一眼。
“没有啊,我觉得很好喝。”颜双望向余雅希,微笑道。
“听到没有!”余雅希扬起下巴。
“人家那是为了照顾你的面子。”望着余雅希耀武扬威的嘴脸,余哲不禁觉得有点好笑。
“你就别欺负雅希了,这个奶茶是真的不错的。”颜双真诚地说道,“他们家的珍珠很特别——我喜欢这种软软的质感。”
“看到没有,双双姐比你好一万倍!”余雅希朝余哲做了个鬼脸,“以后有什么好东西我都不推荐给你了,只推荐给双双姐!”
余哲不想跟余雅希继续斗嘴,便转而问道:“唐以轩呢?怎么放下奶茶就又不见了?”
“他去鸭脖店排队了!”余雅希说道,“你不是说等下去看电影么?他想提前买点鸭脖、鸭舌头什么的,比电影院里的爆米花那些过瘾多了。”
“……在电影院里吃鸭脖?”身旁的颜双没掩藏住惊讶的表情。
“这家电影院我们熟,可以带外食,不怕的!”余雅希神情骄傲。
望着颜双脸上那不可思议的神情,余哲忍不住扑哧一笑:“我们等会儿坐远点,不跟他们一起丢脸。”
“也不用太远了,前后排就好。”颜双笑道。
“双双姐,我以为你是跟我一边的!”余雅希气得跳脚。
“我当然和你一边了。”颜双轻轻一笑,“以后如果你哥欺负你,你都可以找我替你做主。”
听到颜双这样说,余哲倒是微微一怔。不知不觉间,她竟已用上了这样理所当然的亲昵语气,仿佛已经成为他们余家的一份子。
“好的,谢谢嫂子!”
余雅希这傻丫头总算聪明了一回,当场就顺杆爬了上去。
遥想少年时,自己不知天高地厚,曾在妹妹余雅希面前夸下海口,将颜双称为“你的未来嫂子”——当时自己并不知道,有朝一日这个称呼竟当真能用上。
看来老天确实待他不薄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