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佩佩向来不喜欢别人叫她“宋太太”。
无论什么社交场合,她都喜欢被人称做“卓小姐”——配上珠光宝气、顾盼生辉的派头,她俨然就是个身价不菲的名门闺秀。
她用尽一切方式让自己融入当下的生活,让自己忘记人生中曾经那几年的不堪。
或许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永远不愿回忆起来的时光。
卓佩佩出生的县城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山间,交通颇不发达。县城里的人彼此相熟,谁家丢了个水桶都可传得街知巷闻。卓佩佩小时候每天上学,都要独自步行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。
每次走在那条漫长的路上,她就在心里对自己说:以后我一定是要离开这个地方的。
要说想离开县城的欲望是来自哪里,她自己也不太清楚。
县城里有许多比她家境凄惨得多的女孩子,父母起码有一方长期缺席,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,甚至不得不早早辍学打工供兄弟读书。身边也有比她家境差得多的女孩子,每日埋首书本,立志要考到大城市去出人头地。
她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种。
她父母双全,家庭和睦,在小县城里算家境优越,时常可以穿着漂亮衣服在亲友面前显摆。她所吃的那一点点“苦”,例如每天走很长很长的路,那是整个县城的人都习以为常的事情,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磨炼。
父母很宠爱她这个漂亮的女儿,虽然也难免会随大流地念叨几句“可惜不是个男孩”,但是在物质上从未亏待过她。她家在市里颇有些亲戚朋友,做小生意的父亲也常常会去市里接单,每次回来总会给她带些新奇玩意儿——例如带有假麻花辫的发箍,例如仿珍珠的儿童项链,例如印着港台明星的画报和贴纸。
这些新奇的物件,已经足以让卓佩佩成为所有同学艳羡的对象。
童年的卓佩佩做什么事情都毫不费力,甚至不需要努力学习,成绩便在班级里名列前茅。
虽然她是在初中之后才开始上英语课的,但是在那之前,她便已经通过父亲带回家的书籍杂志,提前认识了不少英文单词。初中刚入学时,她便在第一节英语课上自信满满地和老师对话,赢得了一大片赞许的目光。
在众人眼里,她精致美丽、趾高气昂,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的公主。
也是因此,她从很早的时候就笃定地相信,自己无需太多努力,将来也一定会有办法飞离这个困住她的山窝,去往更绚烂的宫殿。
她的羽毛是这样的金光闪闪,又岂是这小小县城能困得住的?
卓佩佩人生中第一段正经的恋情,发生在她中学的时候。
她成为了“大哥的女人”。
如今再回想起来,当时那个在小县城里叱咤风云的“大哥”,也不过是个早早辍学在网吧打工的小混混。但那时在一群初中生的眼里,这位大哥挥金如土、吆五喝六,身后总是跟着一群虔诚的随从,是名副其实的“一方霸主”。
像所有偶像剧的开场一样,“大哥”对她一见钟情穷追不舍,如同虔诚的骑士般悉心敲开公主的心扉。
那位“大哥”身材健壮,一身古铜色肌肤宛如电视里的少林寺十八铜人,一双眼睛虽然不大,却炯炯有神。对比校园里那些骨瘦如柴、身材矮小的男生,“大哥”的形貌实在是太出众了。
卓佩佩在中学门口的网吧初次见到他,那时他正在屋檐下抽烟,身旁围着一群小喽啰。
她一眼就注意到了他。
仿佛是受到她的感召,大哥也朝她的方向看过来。
卓佩佩有些羞涩地低下头往前走,紧张之下,怀里抱着的书竟然掉了一地,她只好弯下腰来慢慢地捡。
这是一个宛如言情小说一般的画面。
很快,便有一双大手伸了过来,帮着她一起捡那散落一地的书。
他手指粗糙,面容沉稳,目光却控制不住地流连在她的胸部。那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——被他这样注视着的时候,少女卓佩佩竟觉得既羞耻又快乐。
不久后,她就成了这个人的女朋友,也成了县城里的风云人物。
中学校花和校外大佬谈恋爱,想不成为传奇都难。
果不其然,她很快就收到了父母的警告,劝她洁身自好,安心学习,少和不入流的人来往。她苦恼地把这些话转述给了大哥,没想到竟激发起大哥的雄心壮志:“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‘莫欺少年穷’?我跟你说,我现在已经攒了不少钱了!等以后你成年了,我就带你到大城市闯荡去!”
卓佩佩依偎在大哥的怀里,听得心满意足。
谁知道,还没等到成年,她就独自去了大城市。
她父母对她名列前茅的成绩很有信心,不惜大费周章地托人找关系,将她安插到一所市里的中学去借读。在这之后,她甚至可以直接在市里高考。
离开县城去往亲戚家的前夕,“大哥”专程来跟她道别。
五大三粗的一个壮汉,站在昏黄的路灯下,抬头虔诚地望向她房间的窗户。卓佩佩站在窗前看到这一幕,心中不是不动容的。
“大哥”给她带来了礼物。
那是一个大红色的鞋盒,里面装着一双耐克球鞋,鞋子上面有个大大的、黑色的勾。
在那个年代,这样的鞋可是稀罕物事——恐怕要花上大哥几个月的积蓄。
卓佩佩知道大哥喜欢看篮球,为了买一双正版的耐克已经攒了很久的钱。当她收到这双鞋的时候,只觉得受宠若惊。
她扑进他怀里。
耳畔清晰传来他一下下的心跳,扑通,扑通。
那一刻的感动刻骨铭心。
“你进城去好好读书,我很快就去找你!”在这张古铜色的脸上,那一双质朴的眼睛仿佛无处安放,此时的他像极了树林里不谙世事的小兽。
恐怕只有她才见过“大哥”的这一面。
卓佩佩望向他,笑颜如花:“好,我等你。”
她并没有想到这便是恋人的诀别。
那天晚上,卓佩佩坐在床上,光脚套上了这双崭新的球鞋。
尺码比她的脚稍微大了一点,脚后跟松松的,若是不小心可能会把鞋子踢出来。
她低头凝视着脚上的球鞋,再抬头看看从窗户里洒进来的路灯的光,心中竟然并没有多少离别的伤感。
她只觉得兴奋。
她一直都知道,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小小的县城,飞往更广阔的天空。
大抵这双新鞋会带着她走向新的人生吧。
大城市里的重点中学,和小县城里大不相同。
在这里,她没办法继续做“公主”了。
转学之后的第一节英语课,她便被老师点名站起来介绍自己,当她自信满满地说了几句之后,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开始不加掩饰地笑了起来,甚至还有人开始模仿起了她的口音。讲台上的老师制止了同学们的嬉笑,耐心纠正了她几个单词的发音,然后鼓励地看着她。
她笨拙地跟读了几遍,却还是和老师的发音相去甚远。
“没关系,新同学能说成这样,已经很不错了。”英语老师目光和煦,“同学们给她一点掌声好不好?”
卓佩佩如坐针毡,一整个下午都没再好意思抬头看别人。
课后,老师借了几盘磁带给她,让她回家跟读、模仿发音。她厚着脸皮借了亲戚家的播放器,躲进房间里认真听了好一阵子,才发现教材里的标准发音,竟和她之前的发音天差地别。
没想到,她那一口在县城里受人艳羡的英语,竟是如此的不标准!
受到刺激之后,她每天晚上都躲在房间里笨拙地跟读,甚至连晚饭都不想出来吃。亲戚家有个已经上大学的表姐,有个周末回了趟家,还因此调侃过她:“佩佩学习好认真啊!只是这英语口语听着有点费劲,怎么带着一股欧洲人的味道?”
卓佩佩听不出表姐是褒是贬,只是一张脸羞得更红了。
除了英语口语受到巨大的打击之外,卓佩佩的学习成绩也不再拿得出手。
这城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!
卓佩佩在县城里不管怎么考都跌不出年级前十名,但是转学到城里之后的第一次考试,竟然成了班上的倒数前三名!各科老师望着她都是一副同情而鼓励的眼神:“没关系,进步的空间很大,好好加油。”
她握着一片红叉的试卷,恨不得当场消失。
从前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多在乎成绩的人,总觉得这世上的一切,只要是她想要的,她便无需费吹灰之力,自然而然都能得到。
哪知道现实竟给了她这样的迎头痛击。
课间时她没有固定的伙伴玩耍,便时常坐在座位上,侧耳听着身边的同学聊天。
班上有人才十几岁就收到过价值四位数的名牌包作为生日礼物,还有人已经出国旅行过好多次……这样的世界对她来说,遥远到近乎虚妄。她想起自己从前在县城里时,也时常带着新奇的小玩意儿,在姐妹们面前眉飞色舞地炫耀,总是收获到一大片崇拜的目光。
如今,在这些实打实的差距面前,她的口才已经彻底没有了用武之地。
她就像是个不被注意的隐形人,就连与生俱来的美貌似乎都随之黯淡了下来,生活中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,无论她走到哪都追随到哪的倾慕眼神了。
每天放学之后,她都要背着书包走上十几分钟,才能坐上大巴回到自己借住的亲戚家。
而班上的其他同学,有不少都是家里开车来接,或者索性付上昂贵的房租,在学校附近步行距离的居民楼里,自己租住一套小公寓。
从前在县城里,每个人上学放学都要走很长的路,谁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。但如今,并不是人人都要像她一样步行去坐大巴,而需要去搭车的人也早已结成了固定的小分队,每次都三三两两结伴而行。她初来乍到,根本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子,因而总是形单影只,也不知道该怎么打开局面。
学校和公交车站之间那短短的十几分钟路程,竟感觉比县城里步行回家的近一小时路程,还要漫长得多。
唯一能让她做回公主的时候,便是她和县城里的“大哥”通话的时候。
为了不被偷听,她不敢用亲戚家的电话,每次都是攒了钱去学校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。大哥对她进城之后的生活颇为好奇,时常嘘寒问暖,甚至还会担忧地旁敲侧击,生怕她遇到其他条件更好的追求者。
在“大哥”的热切面前,卓佩佩不愿表现出一点软弱自卑,时常会夸大其词地描述自己的生活,或是直接将同学描述过的经历嫁接到自己身上。
“我不是快要过生日了么?我表舅给我买了个奢侈品牌的手提包,我总觉得看着有点老气,没想到商场里要卖七千多呢……”
“今天放学的时候,我舅妈开了一辆保时捷来接我……”
“这个周末又要去吃自助餐了,我都快吃腻了……”
“我们入学考试刚刚公布成绩了,我又是年级前三名,英语还拿了个第一……”
卓佩佩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,只要电话接通、听到大哥的声音,她便好像幽灵附体一般,会自动说出一大串并不属于自己的经历。起初两次她还有些拘谨生涩,越到后来,她就说得越自然,甚至还会即兴发挥,原创出很多特别的细节。
“大哥”经常听得讷讷的,过了半晌才回答一句:“阿佩,原来你在城里过得这么好啊!那你以后还会想回来么?”
“我离开了县城,就没想过要回去!”卓佩佩不假思索地说出雄心壮志。
直到挂断电话之后,她才开始感觉到空茫。
她的世界仿佛被切割成两半,她也不知道哪边才是真实的。
生活中的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沉默的少女,她所有的快乐、骄傲、活色生香,都要倚仗着这一根小小的电话线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