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:平行世界·若成双(四)

  颜双这一趟行程安排得很满,在英国停留了短暂的两三天,便要启程去意大利。

  弹指一挥般的两日光阴,不足以导向某些明确的念头。颜双只把这种愉悦而悸动的感受当做旅行的收获,并不曾细想其他的可能性。毕竟纽约与伦敦相隔一整个大西洋,有些可能性并不会轻易跑到脑海中来。

  她唯一确信的是,这个暑假看过的风景、见过的人,都成了她之后很长时间的能量来源。

  自从这个暑假之后,颜双和苏若成时不时便会隔着手机聊天——感谢实时通讯工具的流行,让相隔一整个大西洋的人宛若比邻。

  起初他们会煞有介事地聊文学艺术,时间久了,聊天便也随意起来。午饭吃了什么,最近温度如何,新学期有哪些课……琐琐碎碎,不胜枚举。仿佛是一些和谁都可以说的废话,但是在苏若成之前,颜双从来不会这样和谁絮絮不休。

  在大一大二那两年,颜双选的课杂而不精,商科的大课听了不少,却一直不曾确定一个具体的方向。在和苏若成聊过之后,她决定大胆地修读几门艺术创作、展览策划方向的课程。

  自打听说苏若成本科修读了一文一理双专业,颜双便在想:他可以,为什么我不可以?

  父母给她出学费,她便按照父母的心愿学习商科课程。但是在有余暇的时候,她也想去探索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,更想像苏若成那样,和那些周游世界的艺术家成为朋友。

  大三圣诞假时,她和父母一起去墨西哥海岛旅行,主动汇报了自己本学期的选课安排。父母对这些细枝末节并无异议,母亲甚至还全情支持:“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的几个博物馆都有熟人,你可以去做做策展方面的实习,对以后工作也有帮助。”

  ……真是没有母亲大人手伸不到的地方。

  “好,我先试试自己去找实习,如果不够格的话,再来找你走后门。”颜双笑吟吟地接话。

  

  人生中的许多事都是从量变到质变。

  大三的暑假,颜双果真凭借自己的能力申请到了一份实习,在纽约一间享誉盛名的博物馆里做策展。某次视频通话时,母亲主动问起她以后的职业规划。她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我以后……只有继承宜言这一条路么?”

  母亲被她问得哭笑不得:“那不然呢?你是颜家唯一的孩子,这副身家你不要,那我们都捐出去做慈善?”

  “我不是说资产,我是说工作。我毕业之后必须进宜言么?”

  “你如果有更喜欢的工作,也可以先去做做看。”颜太太竟全然不以为意,“免得你外公外婆又说我想把你抓回来坐牢。”

  颜双扑哧一笑:“原来外公外婆早就帮我争取过自由了!”

  “你想得美!”颜太太笑道,“过几年等爸妈老了、做不动了,宜言还是要交到你手上的。你到时候有能力接管最好,如果没有能力,那就只能当个傀儡大股东了。”

  “……傀儡大股东?”意思是什么事都不做,每年只等着分红就行?

  颜太太轻轻叹气:“如果你以后真的在国外定下来了、有了自己的家庭,我和你爸也不能抓你回来工作吧?那我们就只能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,尽量让宜言上轨道,你以后接手的时候就不用太操心了。”

  “妈……”颜双不禁声音微颤。

  虽然只是闲聊假设,但是她听出,母亲在心里的确是做了这个打算的。

  进宜言工作、将自己的能力证明给所有人看,是一条成功之路。而留在海外、随心所欲地生活,是一条快乐之路。

  她一直都拥有选择的权利。

  无论她选哪条路,母亲都已经做好了支持她的准备。

  她何其幸运。

  “人生只有一次,你不后悔就好。”颜太太在视频通话的另一端做出了结语。

  

  在博物馆做实习,一面处理着统筹协调的琐事,一面近距离观摩着艺术灵感是如何通过各种载体呈现出来——这种体验就像是闯入了话剧演出的后台,不小心将演员上妆排练的全程看了个遍,以至于在观看正式演出时也自然拥有了一层不同的视角。

  大四开学后,身边每个人都在忙着建立关系网、为毕业后的出路做准备,席锐夫更是提前熟悉起了苇席正在筹备的项目。而颜双却一直闷闷不乐。

  她总觉得自己修读艺术学院的课程开始得太晚了些,才刚刚启蒙、刚刚认识几个喜欢的教授,便要匆忙离开校园找工作。她还想多上几门课,申请助教的职位,和教授一起完成一些创作和策划……

  “我真恨自己,为什么没有早点开始探索呢?如果多上几门艺术学院的课,有机会真的做点东西出来就好了。”颜双隔着手机向苏若成吐槽。

  “你毕业以后也可以继续创作啊。”苏若成轻描淡写地回复道,“你也可以去问问你喜欢的教授,有没有什么推荐的驻地艺术项目——申请应该不难的。”

  “可是我一毕业就得工作了啊。”颜双苦恼道。

  “谁规定的做艺术就不算工作呢?”屏幕上闪现的回复,猛然敲打了她一下。

  她好像从来没有这样想过。

  一直以来她都在努力成为“合格的”、“优秀的”颜小姐,事与愿违时也并不会抵抗,顶多躲起来写点不知所云的文章。她有个无人知晓的秘密博客,时不时便会在那上面倾吐一些心事,然后从匿名网友的回复鼓励中获得些微力量——那已经是她仅有的表达内心的方式了。

  自从大二暑假之后,她已经很久没登录过那个博客了。或许是因为开始和苏若成聊天,或许是因为开始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使她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联通内心的接口。

  她喜欢艺术学院的那些课程,就连熬通宵做作业也乐在其中。但她不敢放弃商科的主业,她还在兢兢业业地走那条规划好的路。

  她从来没想过另一种可能性。

  母亲不是告诉过她,她一直都是有选择的?

  

  “你来感受一下这个。”

  颜双把苏若成带到博物馆二楼的窗边,在某个展品面前站定。

  “你觉得它表达的是什么?”

  “Uncertainty?”苏若成凝望片刻,沉吟道,“我觉得创作者应该是在表达一种漂泊的状态,有点像这个年纪的我们——大好的青春,无限的不安,无论怎样度过都有种负罪感。”

  颜双淡淡一笑:“我就知道。”

  “知道什么?”

  苏若成狐疑地走到展品近处,仔细看了看墙上的标牌,旋即回过头望向她,眼里分明有惊喜:“这是你的作品!”

  颜双笑而不语。

  此时是大四毕业的暑假,她用了两个月时间,在工作室里从设计到亲手制作,最终按时提交自己的作品,参与了这间博物馆里的青年艺术家群展。

  她就知道,他会明白。

  

  苏若成前不久刚刚研究生毕业,此时是跟随导师来美国参加一系列研讨会。来到纽约时,他发消息询问颜双的行程,颜双便顺理成章地约他逛街看展。

  这是美妙的一天。

  他们并肩站在博物馆的天台上,眺望不远处波光粼粼的哈德逊河,在夏日的晴空下聊起对这场展览的感想。他们并肩走过幽静的林荫道,走过色彩缤纷的广场,观察着公园里下国际象棋的老人、玩滑板的少年、追着彩色泡泡奔跑的小孩。

  他们谈天说地,时而援引正经的理论知识,时而又跑偏到生活中的琐事八卦。

  最后,颜双带着苏若成来到自己上学时常去的一间居酒屋,选了一张摆放着猫头鹰摆件的小桌,向他推荐了自己最爱的黑椒烤鸡翅和蛋包面。席间,苏若成屡次翻看着酒单,最终只是克制地点了一壶清酒,又和她对坐闲聊了好一阵子。

  窗外暮色渐浓,夏季的夜晚也别有一番温柔。

  “这酒像清水一样,喝下去都没什么反应。”苏若成笑道,“要不是我明天得早起赶大巴,今晚一定多喝一点。”

  “你明天要去做什么?”颜双随口问道。

  “我准备去拜访一位教授,问问他愿不愿意收我,明年秋天来这边读博士。”

  “你打算来美国?”颜双讶异。

  “本来没下定决心的,十分钟前才在手机上买的车票。”苏若成笑道,“我这次行程安排得太紧了,没有几天空闲时间,最好能在飞回国之前赶紧去见一面。”

  “为什么突然想来美国读博士?我好像没听你提过。”

  “我说了,是刚刚才决定的。我这个人不太有规划,研究生整整一年,我都没想清楚以后要做什么。”苏若成轻轻一笑,抬眸望向颜双,“因为今天过得很开心,所以我想试试……让这样的日子更长一些。”

  接触到他似是而非的眼神,颜双忽然耳后一热,脸颊渐渐涨红起来。

  “你呢?会留在美国么?”他果然问了。

  “当然啊。我又入选了一个驻地艺术项目,明年就要开始了。”颜双说道,“我准备先回国一趟,陪陪家里人,过几个月再飞回来。”

  “你最近也要回国?已经买了票么?”

  两人互通了航班号,这才知道竟然这样巧——他们买的是同一班回国的飞机。

  在起飞前几天,远在国内的余哲给颜双发来了消息,询问她回国的航班号,说是自己的妹妹正好也在美国旅行,到时候或许可以顺便给她们一起接机。

  颜双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的国内好友不多,余哲算是其中最值得信赖的之一。

  她顺手把自己的航班号发给余哲,说道:“如果不方便也没关系,你只管接你妹妹就好。我这边还有一个人和我坐同一班飞机回去……你也认识的。”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